Chapter Text
周柯宇在抵达伦敦的第二周才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信箱密码。他向接待处的工作人员道了谢,蹲下身在电子锁上输入了四个数字。随着清脆的“滴”声,信箱的锁缓缓弹开,借着大厅的光线,他低头寻找起写着自己名字的信封。
他过去的这一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留子的至暗开局。先是航班意外晚点,他错过了学院组织的国际学生见面会,不得不自行面对一个全然陌生的伦敦。舟车劳顿抵达学生公寓后,周柯宇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开出了地下室单人房。尽管面积比一般的单人宿舍稍微大一些,但糟糕的采光还是让他心下一沉。接下来的困难来源于身高和床的不匹配,一米八八的大男孩站在地下室里欲哭无泪:英国的单人床长度只有一米九,压根没法让他睡个舒服觉。周柯宇后悔向哥嫂打包票说自己一个人能行,但他们的确忙于工作难于脱身,面对家人发来的关心,已经离家万里的小周咽下了满肚子的委屈,突然就学会了报喜不报忧。
有一连串的事情要操心,未知的信箱密码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。周柯宇是在收到寄达邮件时才想起来这件事的。为了方便支付学费,他申请了一张本地银行卡,这张卡已经静静地躺在他的信箱里了。当初接待他的是学生志愿者,热情澎湃地给他介绍了一大堆伦敦生活需知,从附近最好吃的印度餐馆到伦敦地铁罢工频率,偏偏漏掉了信箱的开启方式。周柯宇自己对着密码锁瞎猜一通,很显然他的运气并没有好到能够猜中四位数的信箱密码,只得求助于公寓员工。
他的房间在地下室,相应的,信箱也在靠下的位置,甚至和垃圾箱挨在一起。周柯宇不禁又在心里哀叹起了自己的非酋运气。那个精致的绿色小信封就摆在最醒目的位置,他不出意外地在上面发现了自己的名字。信箱是一整个套间的学生共用的,在关上信箱门之前,出于某种莫名的好奇心,他把其他东西也一股脑拿了出来。
出乎意料的是,那一沓纸张并不是信,全都是购物收据。和周柯宇住在一个套间、共用一个厨房的室友都是英国本地人,吃饭基本不开火,最常用的厨房工具是微波炉和烤箱。周柯宇看着其中一张收据上印着的“海天特级生抽”,直觉告诉他这不可能属于他的白人室友。
公寓里其他套间的信箱统一组成一个大柜子,唯有他这个信箱落单了,孤零零地钉在另一面墙上。信箱颜色是灰色的,投信口开在顶上,而其他信箱都是鲜艳的蓝色,投信口开在侧边。周柯宇猜测,可能是楼里某个学生误以为这是垃圾箱,回宿舍的时候顺手把小票扔了进去。
照理说他应该向公寓反映这个问题,贴个告示,以免信箱里进一步出现零食包装或者果皮,但在看完了所有的小票之后,周柯宇反而不想这么做了。根据收据上的信息,所有的购物记录都属于一个信用卡尾号是“7979”的人。他对小票的主人产生了非同寻常的好奇,甚至期待这样的购物收据能够继续出现在他的信箱里。
他把小票按照时间重新排了序。最早的一张是两周前,商店是附近的一家英国本地杂货店,买的东西是鸡胸肉、彩椒、西兰花和冷冻莓果。最新一张的日期就是今天,购买地是一家中国超市,买了一瓶生抽和六包螺蛳粉,螺蛳粉下还标着“买一送一”的字样。
周柯宇默默勾勒出这样一个形象:
一个中国留学生。他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。
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。除了螺蛳粉,中间还有过榴莲千层和速冻臭豆腐的购买记录。
生活习惯比较健康。肉类、蔬菜、水果的出现频率差不多。
果汁爱好者。几乎每隔三四天就会买一大瓶果汁。
也许是个厨艺爱好者。小票日期几乎都是连续的,时间则分布在一天中的各个不同时间段。也就是说,这个人几乎每天都会去便利店采购。有的时候是早晨七八点,可能是晨练后顺便买菜。有时候是晚上八九点,这个时间段的收据上总是有着“reduced”的字样。大部分购物还是集中在下午,周柯宇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“日落而归”这个词。
最近的伦敦总是阴沉沉的,白昼时间不算短,但天空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灰白,厚厚的云层把太阳挡得严严实实,走在路上时,阵阵妖风简直要把人吹跑。虽然这很符合周柯宇对于“雾都”的印象,但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有些沮丧。出现在信箱里的小票奇妙地照亮了他的心情,周柯宇仰躺在那张狭窄的单人床上,不由自主地勾起了一点笑容。
闹铃在这时候响起,他拿起手机一看,差不多到了国内的睡觉时间。周柯宇在家庭群里发了条报平安的消息。
Daniel:明天打算买彩椒和鸡胸肉炒来吃
Daniel:今天拿到银行卡了,心情很好:)
兵荒马乱的新手期持续了一周左右,似乎正是以那天晚上的彩椒炒鸡胸肉作为分界点,周柯宇的留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。他就读于神经科学专业,系里的中国人不多,以欧洲面孔为主,他暂时还没找到上课搭子。不过大一的课程都是基础硬课,外籍教授的澳洲口音和长得吓人的专有名词让周柯宇的CPU时刻处在过载状态,几乎每节课他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也就没心思在意自己的社交状况了。
说起来周柯宇本就不算是热衷社交的人,他看着人高马大的,实际上是个挺腼腆的男孩,大部分时候交朋友是个被动技能。他喜欢安静,所以一个人的生活并不会让他感到多难受。他的课余生活简单而充实:买菜,吃饭,打游戏,读阅读材料,以及定时检查自己的信箱,取走重口味同学的小票。
出国前,在某书上刷多了留子生存记录帖,周柯宇对自己的英国生活满心期待。在他的想象中,自己应该在落地的那一瞬间就觉醒厨神血脉,从此在地小物薄的大英帝国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。但他很快就发现做饭真的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,处理食材就要花费很长时间,更别提吃饱喝足后还得洗碗。他的懒惰和中国胃打了两周的架,最后作出了折中的决定:带着老干妈吃食堂。
但他喜欢对着重口味同学的小票猜测ta的食谱,把不同的食材组合成可能的菜品,遇到简单的还会兴致勃勃地复刻一下。最初的彩椒鸡胸肉还算成功,酱油稍微加多了一点,拿来拌饭倒也可以接受。西冷牛排配芦笋看起来是会出现在西餐厅的搭配,但煎牛排着实是个技术活,他一不小心就煎焦了一面,只能用刀把焦黑的部分切掉。番茄炒蛋是国民家常菜了,他纠结了很久要先放鸡蛋还是先放番茄,最后决定一起放——结果是一份红黄相间的糊糊,卖相不好,但是能吃。
周柯宇乐此不疲地进行着这样的游戏,在他心里,自己和这位重口味同学已经算是朋友了。
有时周柯宇会怀疑自己对ta的食谱猜测是否准确。他在尝试了小票上数次出现的香草味玉米片后,对那种诡异的咸味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。这位重口味同学似乎喜欢吃一些奇怪的食物,或许他的菜谱也不同寻常:彩椒和鸡胸肉不该被放在一起,彩椒可能会被榨成蔬菜汁,而鸡胸肉或许是打成肉泥,点缀上莓果做成甜品;煮过的芦笋要蘸着橙汁吃,牛排的配菜是一大桶哈根达斯;番茄和螺蛳粉貌似是很正常的搭配,炒鸡蛋的时候也许会用掉半瓶酱油……
神奇的是,尽管对于这位陌生同学有着种种猜测,周柯宇一次都没有见过ta。每天晚上八点钟他都会去大厅检查一下信箱,白天上完课回宿舍时也会顺手看一看。有时候他一天能找到三张小票,有时候一张也没有,但第二天中午小票就会再度出现。周柯宇想过要不要按照小票上显示的购物时间,刻意蹲点看看能不能遇到这个人。但骨子里的那点浪漫精神还是打败了他的好奇心:他希望他们的相遇水到渠成,而非刻意为之。
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五傍晚,周柯宇抱着两大桶纯净水,用肩膀顶开了公寓前门。他正要往里走,挂在脖子上的学生卡却缠在了门把手上,他猝不及防地被往回扯了一下,左手的水桶眼看就要脱落,幸好他反应很快地用身体把水桶夹在了自己与门框中间,这才没让那桶五升的纯净水掉到地上。
有这么个插曲,他不得不花费几十秒的时间重新掌握平衡。他无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,正好看到一个身影推开大厅和公寓内部相连的门,同时顺手把一小张东西塞进他那个不起眼的信箱。
就是这个人!这个念头在周柯宇脑子里像烟花一样炸开,他兴奋地想要叫住ta,话却在嗓子眼哽住了:他该说什么呢?两桶沉重的纯净水进一步阻拦了他的行动,只是一转眼的功夫,那人的身影便消失在公寓走廊上。
好不容易解开学生卡、重新拿好纯净水的周柯宇有些懊恼,他走上前打开信箱,不出意外地找到了一张被揉皱的小票。
“还会再遇见的吧,”周柯宇安慰自己,很珍惜地把小票塞进口袋,带着自己的水回到了地下室。“起码我现在知道,应该叫他重口味先生。”
虽然只是很迅速的一瞥,但周柯宇从那人的身型和头发长度来看,十有八九是个男生。
他还是有点沮丧,没想到盼望许久的见面就这么被学生卡挂绳和纯净水打扰了。当然,他也知道,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没想好如何与对方打招呼——比起让一个自尊心正强的十八岁男孩承认自己在社交方面的不足,还是责怪运气来得更容易些。周柯宇坐在床上发了会儿呆,这才想起还没看今天的小票写了什么。
他从口袋里拿出小票展开,在看清里面的内容后睁大了眼睛。
也许他的运气不算太坏?
和之前的购物小票都不同,这是一张借书收据。收据的主人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三本艺术类书籍,而收据的顶部印着他的名字:Mr Yu Liu.
tbc.
